体育文化网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每天1.5小时、2+3模式 宁波镇海这所学校推出“大体育”教育

   2021-04-12 470
导读

体育课不稀奇,可是“大体育”听上去很新鲜。近日,镇海区澥浦初级中学提出“大体育”的概念,不但保证每天一节体育课,而且还开发中午的体育休闲时间,学生每天的体育锻炼达到1.5小时。与此同时,澥浦中学还在体育

体育课不稀奇,可是“大体育”听上去很新鲜。近日,镇海区澥浦初级中学提出“大体育”的概念,不但保证每天一节体育课,而且还开发中午的体育休闲时间,学生每天的体育锻炼达到1.5小时。与此同时,澥浦中学还在体育教育上面采取分层模式。

关键词:每天1.5小时

“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这是教育部提出的一个鲜亮的口号,全国各大中小学都在积极落实,而其实这一小时只是锻炼的时间底线。

今年,澥浦中学实现每天一节体育课,在开足开齐各门学科课程的同时,全面整合学习时间,保障每个班每天有一节体育课时间。同时,根据学生需求,学校又开发中午的体育休闲时间,这样,澥浦中学每个学生每天的体育锻炼时间已然达到1.5小时,即每天一节40分钟的体育课、30分钟的体育大课间,以及中午20分钟的体育休闲时间。这里值得一提的是中午20分钟的体育休闲时间,学校的篮球场、排球场、田径场、乒乓球场、体操器械区等遍布师生活动的身影,阳光下的校园充满了健康的欢笑。

关键词:2+3模式

为了提高每天一节体育课的教学效果,革新传统教学方式,学校积极探究合理的体育课课程模式,经过学校领导、体育教师团队的深入研究,澥浦中学“2+3”体育课模式应运而生。

所谓2+3模式,“2”是指常规的体育课,课堂教学突出“学、练”,实现以学明练,以练促学;“3”是指大体育课,每个班每周会有3节大体育课,大体育课是整个年级同时进行,学校根据学生的能力及特点进行项目化、层次化的分组选项教学为主,突出“练、赛”,实现以练代学,以赛促练。

以初二体育课为例,结合澥浦中学的排球教学来说,澥浦中学体育团队积极推进“排球大单元”教学,以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掌握排球运动技能为目标,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排球水平,从高到低分成五大组。水平最高的组可以自行开展排球比赛,水平较低的组通过单一技术和简单组合技术的学练,提高技术动作水平。各水平层次学生分别练习适合的内容,符合最近发展区理论,改变以往“教师教”为“学生学练”。同时,充分发挥各班体育小骨干的力量,实现小组合作学习和管理,不仅提升学生运动能力,也提高学生组织管理水平。体育老师根据各组情况进行分层指导。

这一举措,是对传统体育课程的革新,是对“因材施教”的大力诠释,更是对每一位学生身体素质的担当负责。

关键词:学练赛评

为保障“大体育”课程模式有序、高效、高质,学校全力构建基于“学、练、赛、评”一体化的校园体育群体活动。学校全面整合学校群体活动和体育竞赛,遵循“学中练、练中学、赛中学、评中学”的原则,让体育活动回归体育本源,让学生能够“学会、勤练、常赛”,保障学生能够掌握一到两项运动技能,且运动技能在各类比赛中得到实践和应用。

近期,澥浦中学组织各班级进行“两操”及“室内操”班级竞赛。声势浩大、整齐划一的跑操比赛令人眼前一亮,眼保健操比赛更是将体育教学落实到细节。而“室内操”比赛则是将集体主义精神展露无疑,绿茵场上,一整个年级的学生端坐于椅子上,只等音乐一响,便是充满活力动感十足的一套动作的呈现。

澥浦中学校长杨峰表示,学校将以大体育课程体系建构为抓手,全面推进体育工作发展,同时促进区域内的衔接和联动,把学校建成最具体育特色的健康乡村学校,把学生培养成为身心健康、有一至两项运动特长、具备一定的运动风险防控能力、具备高尚体育道德的健康学子,同时把学校“大体育”课程模式作为一种范式,探索以体促教、以体育人的五育并举闭环式育人模式。

记者 王伟 通讯员 沈玲平 钟双凤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tywh1688.com/news/show-6695.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体育文化网CopyrightAll Right Reserved经营许可证编号:翼ICP备2021002403号-1

京ICP备16041510号-5公网安备110112020037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