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文化网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木拍、评弹、下午茶……探索一场关于网球的文化之旅

   2022-11-16 9420
导读

一把古董木质网球拍,有人把它当作收藏,有人把它当作生意,也有人把它当作一种生活方式。近日,2022babolat网球新文化·四城木拍赛上海站在天马乡村俱乐部举行。绿草、白衣、网球、下午茶……仿佛百年前现代网球起

一把古董木质网球拍,有人把它当作收藏,有人把它当作生意,也有人把它当作一种生活方式。近日,2022babolat网球新文化·四城木拍赛上海站在天马乡村俱乐部举行。绿草、白衣、网球、下午茶……仿佛百年前现代网球起源的场景。


今年已经是木拍赛连续举办的第九年。回首一路走来,木拍会会长张宁反而要感谢那一场没有赢下的比赛。二十多年前,初出茅庐的张宁在一场业余网球比赛中不敌一名德国选手,“对手是1.90米以上的大高个,感觉他的球就像从对面砸过来一样。”并不势均力敌的较量,输球是很容易让新手沮丧的,也是从那时起,张宁更看重比赛输赢以外的意义。




2014年,张宁第一次做木拍赛,就得到了国内网球爱好者的热烈响应,“当时在天马网球场,有从北京和香港等地赶来的网球爱好者,大家穿着白色球衣,不追求输赢,感受了一场草地网球的礼仪文化熏陶。后来成立木拍会,我们终于把有共同兴趣的爱好者组织在一起。”


上世纪八十年代,木质球拍随着网球器材的发展,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很多当年流行的木拍品牌都不再生产,而手工制作的木拍也变成了藏品。张宁希望推广木拍,让更多人了解网球的历史和文化,继而发展成新的网球业态。


相比现代的网球拍,木拍拍面小,重量也更重,但喜欢的人对它趋之若鹜。有木拍发烧友告诉记者,“桑普拉斯小时候训练也是用的木拍。木拍不只是材质的不同,也代表着发球上网截击型的打法。现代网球更多的是在底线大力抽击,我们木拍可以尝试复古的打法,让大家看到网球技术的多样性。”




木拍赛举办进入第九年,它已经成为上海本土原创的海派文化品牌。它的成功之处在于,并非一味抄袭舶来品的网球文化,而是在网球运动的底蕴基础上,融合本土文化特色,产生新的网球文化。


今年四站比赛,除了上海,还有苏州、深圳、东莞。在苏州,木拍赛已经举办了三届,比赛间隙,专业演员的评弹表演,让球友们眼前一亮,“网球跟评弹的结合非常有意思。”木拍会会员邹杰因为公司从上海迁至深圳,也把木拍文化带到了当地,没想到与当地的网球俱乐部一拍即合,不但成立了深圳分会,还借助海派文化的理念输出和办赛技术支持,在当地办起了木拍赛。东莞分会的会长林小蕾也是木拍赛的拥趸,关注多年,终于把比赛引进落地到了东莞。




网球技术的发展,跟球拍和球都息息相关。有球友收藏家津津乐道,“每个年代随着木质、工艺不断改良,木拍也在发生变化。以前以手工为主、木头重,之后变轻、弹性更好。来参与木拍赛,胜负在其次,主要大家聚在一起感受网球文化的传承。”




张宁说:“在外地也有复刻木拍赛的,但只能模仿形式,文化内涵才是球友体验的硬核。我希望传播快乐网球,精致人生的生活方式。”策划钻木曲美、西泠球印之旅等一系列网球文化活动,都得益于张宁曾多年从事传媒工作的深厚积淀。




当网球遇到复古风,不但成为一种流行趋势,也是海派文化的全新演绎,让业余网球选手体会更多竞技背后的文化内涵。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tywh1688.com/news/show-8368.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体育文化网CopyrightAll Right Reserved经营许可证编号:翼ICP备2021002403号-1

京ICP备16041510号-5公网安备110112020037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