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文化网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打羽毛球时出界、下网控制不好击球落点

   2022-11-22 9420
导读

在打球的过程中我们通常会有这样的感慨,本想打对手腰部的球,用力大了正好打对方手里,主动球变成了被动球。又是跺脚、又是捶胸,还连忙给对友道歉,好好的一个球,化成了杯具!总是不能打出自己想要的落点,偏高、

在打球的过程中我们通常会有这样的感慨,本想打对手腰部的球,用力大了正好打对方手里,主动球变成了被动球。





又是跺脚、又是捶胸,还连忙给对友道歉,好好的一个球,化成了杯具!总是不能打出自己想要的落点,偏高、出界、偏低不过网,这是经常有的现象,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结果呢?





除了本身击球动作有瑕疵之外,还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判断不准对方来球的落点;二是打不到位自己想要的落点。接下来我们看看具体的原因吧!


判断对方击球的落点


判断落点的方法如下:首先应判断来球的路线,然后再判断来球的落点。





01


判断来球路线


①看运动员的站位


运动员的站位一般都有其各自的特点,站位的不同回球的路线也要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如:有的运动员 喜欢打直线球,那么他的站位基本就决定了来球的路线。


②看运动员击球时拍面所朝的方向


拍面的方向基本上决定来球的路线,除劈吊、劈杀等个别技术外,多数技术拍面的方向和用力方向是一致的。





在击球挥拍过程中拍面方向可能会改变,但击球的一刹那拍面是不可能再改变的。因此这击球的一刹那是我们判断是否准确的关键,必须全神贯注。





③看拍触球后球弹出的方向


这一点在羽毛球的判断中是非常重要的。球一离拍立即就能判断出是斜线、直线,是长球、短球。因此我们的视觉一定要在球出拍的一刹那保持高度的灵敏性。


02


判断来球落点


①看对方击球时用力的大小


同是一个斜线球,用力大则会打到后场,用力小则能打到网前,因此这是我们判断落点的重要方面。





力量的大小与引拍、挥拍都有关,但最密切的是触球一刹那的用力情况。有人前臂、手腕、手指的爆发力较好,虽然引拍动作不大,挥拍速度也不快,但触球一瞬间却能突然爆发用力,因此要根据具体情况,运动员的具体特点来进行判断。


②根据运动员所采用的击球技术


吊球多数为网前球,杀球多数为中、后场球,高远球一般在端线附近。对方应用技术在击球前也可能判断出来。





如后场平高球使对方急忙后退击球,在移动不到位的情况下,一般只能用高远球或吊球,很难杀球,因此你便可多注意判断对方的高远球及吊球。





另外可根据运动员的击球习惯,如压反手后场时,对方多喜欢吊斜线和杀直线,利用这些经验就能减少判断时的困难,增加判断的准确性。


③看球出拍时的角度


球出拍时的角度决定着球的路线和弧线,对落点有很大影响。一般来讲曲度大的球落点要短(在击球力量相同的情况下),曲度一般的球落点较长。





如果球出拍时约与地面成45° 角左右,这个球飞行是最远的弧线曲度。大于小于这个角度球飞行的距离都近些。所以在比赛中看球一出拍时的情况,是我们判断的重要依据。





无论是判断落点,还是判断路线,都不能只凭一点便盲目做出结论,而要看多种现象,把经验和实际结合起来,主要是从实际出发,才能判断及时、准确。


己方击球拍面角度和方向对球落点和路线的影响


01


用正拍面击球


球体运行的速度快,力量大;如平高球、杀球和挑球等,都以正拍面击球。





02


用斜拍面击球


球体运行距离缩短;如吊球、劈球等,都以斜拍面击球。通过调整击球拍面和改变击球角度,可阻击出直线、斜线不同方向、不同弧度和不同距离的球。





03


用斜拍面摩擦切击球体


球体呈现旋转翻滚的轨迹;如网前搓小球,就是以斜拍面捻动击打球托的不同部位,来使球体产生不同方向的旋转。





由于受地球引力的作用,羽毛球的飞行轨迹总是呈一定的抛物线状态,飞行弧线和击球的准确性关系极大。





如弧线太长,球容易端线出界,或在运用吊球、放网前球时落点离网过远;如弧线太短,则容易出现半场球遭对方扣杀,或不易过网;弧线过低,容易下网。而弧线过高,则给对方充裕的时间进行还击,如在网前则容易被对方扑杀。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tywh1688.com/news/show-8417.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体育文化网CopyrightAll Right Reserved经营许可证编号:翼ICP备2021002403号-1

京ICP备16041510号-5公网安备110112020037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