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文化网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2023年北京市体育局工作总结

   2024-01-18 ​ 北京市体育局270
导读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市体育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和对体育工作重要指示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市体育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和对体育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首善标准扎实开展主题教育,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要求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与各区、各部门紧密合作,全力推进首都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


  一、紧扣“七有”“五性”,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品质进一步提升


  进一步增加场地设施供给,超额完成市政府重要民生实事项目,创建43个全民健身示范街道和体育特色乡镇,改扩建14个体育公园,新建82处足球、篮球等体育健身活动场所,新建更新3500件室外健身器材,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9平方米以上,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任务。研发上线健身地图平台,群众参与体育健身更加便捷。着力丰富群众赛事活动,成功举办全民健身体育节、体育大会、社区杯足球赛、飞盘联赛、露营大会、副中心职工体育比赛等各级各类群众赛事活动3.3万场次。持续加强体育社会组织建设,指导完成18个市级体育社会组织换届、11个市级体育社会组织年检年报初审,随机抽查10个市级体育社会组织。指导市级体育社会组织新制定发布团体标准11项,评定421支星级全民健身团队。广泛开展科学健身指导,组织京津冀社会体育指导员交流展示大会,完成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27期2456人次,开展全民健身科学指导大讲堂等活动770余场,覆盖人群超1亿人次。积极参加全国职业技能大赛,获得社会体育指导项目冠军,为北京代表团夺得了一枚宝贵金牌。深化体医融合,组织运动处方培训班,培训医护人员、健康管理人员495名。搭建智能社会治理典型应用场景,探索本土化的智慧体医融合健康促进科学模式。加大全民健身宣传力度,传承中华优秀体育文化,弘扬中华体育精神,4个项目入选2023年度中华体育文化优秀项目。


  二、加强科学训练,竞技体育综合实力持续增强


  不断加强运动员队伍建设,制定高水平运动员引进办法,汇聚高水平运动员,补强一线队竞技实力。印发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训练教学联动工作试点方案,推动市区在乒乓球等重点项目开展联动合作,形成选材育才合力,完成全国运动员注册3000余人。持续提升科学化训练水平,加强教练员队伍培训,开展伤病预防等系列讲座,提高教练员执教能力。加强科技助力工作,落实竞技体育科技助力规划重点任务,开展专业队训练质量评估,提升训练质量效益。奋力夺取优异运动成绩,我市运动员在国际比赛中共获得76枚金牌、46枚银牌、34枚铜牌,在全国比赛中共获得126枚金牌、127枚银牌、135枚铜牌。共有41名运动员入选杭州亚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获得17枚金牌、4枚银牌、4枚铜牌,金牌数超过上届亚运会,圆满完成参赛目标。努力提升“三大球”竞技水平,广泛动员协会力量,整合“三大球”资源,构建完善的青训体系,做强做大全运会备战队伍。支持“三大球”职业俱乐部提升实力,打好职业联赛,北京男排夺得2022至2023赛季全国联赛冠军。稳步提升非奥项目竞技水平,在全国跳伞锦标赛中夺得10枚奖牌,在全国棋牌比赛中夺得9项次冠军。坚持赛风赛纪和兴奋剂问题“零容忍”,加强赛风赛纪教育管理,组织近100项次反兴奋剂教育活动,开展650例兴奋剂检查,未发现兴奋剂违规问题。


  三、深化体教融合,体育后备人才基础不断夯实


  进一步完善政策,修订北京市青少年运动员注册管理办法(试行),研究制定北京市体育传统特色学校管理办法,青少年体育政策指导水平持续提升。全力推进全国足球发展重点城市建设,组织百队杯、京少联赛等青少年足球赛事,举办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北京赛区比赛,组建男子、女子U10至U15各9支队伍参加中国足协青少年锦标赛(重点城市组),承办女子U10组分区赛,U10、U11男足黄队分获组别冠军。广泛组织青少年体育赛事活动,开展“奔跑吧·少年”儿童青少年主题健身活动,举办37项青少年锦标赛、35项U系列冠军赛、13项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比赛以及篮球冠军赛、排球锦标赛等“三大球”品牌赛事。加强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建设,与市教委共同认定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总数达到568所。创新开展青少年体育工作评估,突出区级体育行政部门职能履行、区级运动队训练管理等内容,评估工作更加精细化、更有针对性。提升业余训练工作整体水平,发现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年度注册青少年运动员达到3万余名。组织8期、3000余人次师资培训,基层教练员能力素质不断增强。全力备战第一届全国学青会(公开组),共有584名运动员进入决赛,夺得11枚金牌、19枚银牌、19枚铜牌的优秀成绩,并获得体育道德风尚奖,实现了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


  四、扩大体育消费,体育产业实现快速发展


  加强政策引导,制定促进体育消费工作方案,与市文旅局联合发布67个体育旅游精品项目,4个项目入选年度中国十佳体育旅游精品。举办第四届8.8北京体育消费节暨京津冀体育消费节,成交总额达2.23亿元、增长27.4%。组织服贸会体育服务专题展,一年期签约执行金额达到8.07亿美元。加快体育产业发展,制定促进体育行业企业恢复发展政策,召开体育重点企业工作会,走访调研40家企业,召开5场企业专题座谈,举办体育产业招商推介活动,联合北京银行发布“京彩体育贷”融资服务方案。统筹推进体彩销售渠道建设和品牌传播,体彩销售额达到108.24亿元、增长48.5%,筹集公益金25.75亿元、增长41.7%,创历史新高。积极推动体育产业协同发展,召开京津冀体育协同发展合作专题会,签署协同发展战略合作协议,举办京津冀体育产业大会,组织第三届京张体育旅游嘉年华,开展304个重点体育赛事文旅活动,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取得新成效。加强体育行业安全生产监管,深入推进安全生产和火灾隐患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迅速完成游泳场馆安全隐患专项治理。动态修订更新游泳场馆等4个体育行业安全生产隐患目录与检查清单,制定充气膜体育设施技术规范,调研44家气膜体育场,组织开展30家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情况评估、3家游泳场馆二级标准化评定、2106家体育场馆安全风险评估,体育行业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


  五、用好冬奥遗产,冰雪运动持续普及发展


  加强米兰冬奥会和第十四届全国冬运会训练备战,突出抓好科学化训练全过程管理,重视体能训练,强化大强度、超极限实战演练。落实与国家体育总局冬运中心合作框架协议,推进共建车橇项目国家队。进一步提升竞技冰雪水平,北京冰雪运动队在全国指令性比赛中夺得21枚金牌、20枚银牌、13枚铜牌。在十四冬提前进行的比赛中,已夺得4枚金牌、1枚银牌、4枚铜牌,实现北京参加全国冬运会以来金牌“零”的突破。北京男子冰球队以全胜战绩夺得全国锦标赛冠军,实现三连冠。北京竞技冰雪成绩突飞猛进,实现夏冬项目均衡发展。普及发展群众冰雪运动,举办第十届全国大众冰雪季启动仪式,组织第九届市民快乐冰雪季、第八届大众冰雪北京公开赛、首届北京滑雪公开赛,累计开展各级各类群众冰雪赛事活动2968场,超千万人次参与。大力推动冰雪运动进校园,组织青少年冰壶俱乐部联赛、中小学生校际冰球联赛,青少年冰球俱乐部联赛吸引全市27个俱乐部的243支队伍、3500余名队员参赛,进行1201场比赛,比赛场次再创新高,赛事规模继续保持亚洲第一。积极扩大冰雪消费,制定促进冰雪消费三年行动方案,组织冰雪运动消费季等促消费活动,2022至2023年雪季,全市开放冰雪运动场所营业收入超3.2亿元,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


  六、办好重大赛事,北京城市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打造品牌赛事,成功举办北京国际长跑节、北京马拉松等赛事,中国网球公开赛吸引约20万人次观众现场观赛,门票销售额比2019年翻一番。精心筹办国际赛历赛事,申办举办国际滑冰联盟世界花样滑冰大奖赛总决赛、短道速滑世界杯、速度滑冰世界杯、国际滑雪联合会单板及自由式滑雪大跳台世界杯、国际雪车联合会雪车和钢架雪车世界杯等5项冰雪赛事,奉献后冬奥规模最大的冰雪盛宴,再次焕发“双奥之城”的激情与活力。成功申办世界游泳联合会花样游泳世界杯及未来9项国际冰雪赛事,积极申办2027田径世锦赛和2029游泳世锦赛。积极承办国家级赛事,成功申办举办十四冬雪车、钢架雪车和雪橇3个项目比赛。鼓励社会力量筹办高水平国际赛事,举办阿根廷对阵澳大利亚国际足球邀请赛、环西自行车中国挑战赛、马术大师赛等商业赛事,以及国际风筝邀请赛、国际帆船赛等27项群众性赛事,优质国际赛事供给进一步丰富。狠抓赛事安全监管,印发进一步加强路跑赛事活动监管工作通知等文件,开展全市体育赛事活动信息登记,强化赛前技术指导和赛中赛后监管,确保赛事活动安全有序举办。加强裁判员队伍建设,出台市级体育竞赛裁判员培训管理制度,全市一级(含)以上裁判员注册人数达到5286人次,提前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


  七、加强组织协调,重点体育项目建设积极推进


  全力推进“三大球”青训基地建设,确定足球青训基地选址,完成土地及房屋成本清算、土壤污染调查、可研报告和设计方案编制等工作,编制完成篮球和排球青训基地规划综合实施方案,正在推进规划报批手续。积极开展先农坛区域中轴线申遗整治,完成全部施工内容并整改完善,已通过国际申遗专家对先农坛区域的考察评估。加快推动潞城全民健身中心建设,顺利投入试运营,面向公众开放。积极开展标准制修订工作,起草完成健身房服务规范、滑雪场所安全运营管理规范初稿,编制体育场馆全民健身服务通则并征求意见,体育场馆用水定额、体育场所安全运营管理规范已履行报批手续。


  八、坚持依法行政,政务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认真承办建议提案,落实办理程序要求,高质量办理“全国两会”“市两会”52件建议提案,配合市政协完成“发展体育社会组织,推动全民健身活动”专题调研。落实普法责任制,开展会前学法活动5次,组织干部年度法治培训和体育行政执法人员专题培训。严格规范性文件、合同协议合法性审核,落实集体讨论、专家论证等行政决策程序。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完善权责清单,更新裁量基准,严格规范执法,开展随机抽查12次,抽查60余家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经营单位,完成行政执法7353件。深化一体化综合监管,编制完成体育培训和体育赛事场景6项基本制度和4项场景化措施,推动高危险性体育赛事“一件事”集成办事场景落地实施。开展体育运动项目经营单位评价工作,形成785家培训机构信用评价结果。建立体育赛事活动举办单位年度监管台账,开展综合评价,形成71家A类企业名单,开展分级分类监管。推进政务服务“网上办、简易办”,完成数据汇聚、材料精简、事项拆解、标准化梳理等工作,6项政务服务事项的16个申请材料实行告知承诺制。加快推进智慧体育建设,出台“十四五”时期智慧体育建设规划,持续提升首都体育智能化、信息化和数字化水平。严格资金管理,完善内控体系建设,深化预算和绩效管理,推动全成本预算绩效全覆盖,强化编外用工经费、委托外包项目、政府采购、“三公”经费等重点事项审核,预算执行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益持续提升。着力解决群众诉求,制定优化提升接诉即办工作实施意见,强化提级响应,有效提升接诉即办办理效率,响应率继续保持100%。编制每月一题“一方案、三清单”,落实室外健身器材“一键报修”和安全巡检机制,相关诉求量明显下降。


  九、强化党建引领,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严格履行党建主体责任,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严格落实“看北京首先要从政治上看”的要求,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做到“三个一”和“四个决不允许”。落实意识形态领域责任,切实维护意识形态领域安全和政治安全。扎实开展主题教育,切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注重学用结合,突出问题导向,梳理出的30个问题全部完成整改。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上下功夫,确保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到体育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着力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认真抓好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教育培训,高标准做好选人用人工作,加强干部日常管理,强化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营造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抓好基层党组织换届,严格落实组织生活制度,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完善党建引领体育行业治理机制,成立北京市体育组织行业党委,推动党建工作向两新组织、新就业群体延伸。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开展纪律教育,召开警示教育大会,组织纪检干部队伍教育整顿,开展全市足球、篮球领域教育整顿,体育系统工作作风持续改进。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tywh1688.com/news/show-11039.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体育文化网CopyrightAll Right Reserved经营许可证编号:翼ICP备2021002403号-1

京ICP备16041510号-5公网安备110112020037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