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文化网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朝朝盐水晚晚蜜汤 “收藏”时节这样养生

   2022-09-06 7320
导读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转眼又要到万物“收藏”的季节。经历酷暑,秋天被认为是最适宜进补的季节,因为秋天最有利于去旧更新,调养生机,只要稍加滋补,便能收到祛病延年的功效。中医讲究“四季五补”,即春季“升补”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转眼又要到万物“收藏”的季节。经历酷暑,秋天被认为是最适宜进补的季节,因为秋天最有利于去旧更新,调养生机,只要稍加滋补,便能收到祛病延年的功效。


中医讲究“四季五补”,即春季“升补”,夏季“清补”,秋季“平补”,冬季“滋补”,四季宜“通补”。对秋天,又有特别讲究,比如秋天气候较干燥,即所谓的“秋燥”,因空气中缺少水分,人体也缺少水分,故需要补充水分,但喝白开水并不能抵御秋燥带来的缺水效应。古人对付秋燥早有良方,比如“朝朝盐水,晚晚蜜汤”,也就是白天喝点盐开水,晚上喝点蜂蜜水,这既是补充人体水分的好方法,又是秋季养生的良方。除此之外,秋天吃什么才最健康、怎么做才最养生?今天就一起来聊聊秋日养生的重点。


秋季怎么吃最健康?润燥、养阴、增酸、温食


天气逐渐转凉,很多人开始琢磨“贴秋膘”,其实刚经过今年这种极端酷暑,人的脾胃功能会有所减弱,骤然进补会加重脾胃负担,因此可以先从有营养、易消化的食物开始,适度“贴秋膘”。


【润燥】


秋季饮食以润燥为当务之急。秋天的“燥”从何来?秋在“五行”对应中属金,在人体五脏六腑对应中为肺。此时自然界阳气日衰,阴气日生,雨水渐少,因此,时令主气为“燥”。燥热之邪容易损伤人的肺气,导致人体内的阴液津气耗散,出现各种干燥的症状,如人体皮肤干燥皲裂、口鼻干燥、咽干、口渴、舌干少津、大便干结,严重者伤及肺脏就会出现咽喉不适,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等。


因个人体质不同,解燥需要辩证对待。总体来说:


第一,应做到饮食清淡,选择新鲜果蔬,多喝水;


第二,避免辛辣、油炸、肥腻的食物,葱、姜、蒜、烈性酒等也应尽量避免;


第三,选择润燥食物,如百合、银耳、芝麻、核桃、甘蔗、牛奶等。


【养阴】


中医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秋季适合治疗阴虚症,可以多吃一些养阴的食物。


银耳:富有天然特性胶质,有美容、帮助肠胃蠕动、减少脂肪吸收的功效。但慢性腹泻者不建议食用。


桃胶:桃胶与皂角米、银耳搭配烹煮成汤,长期食用具有生津止渴、养颜嫩肤的功效。


其他养阴食物:蜂蜜、莲子、山药、红枣,以及菠菜、黄花菜、无花果、雪梨、萝卜等,可常吃以预防秋燥伤阴。中药比如石斛、枸杞子、西洋参等都有滋阴之功效。


【增酸】


立秋后,就可以适量选择一些酸的东西以收敛肺气,养护肝脏(肝五味主酸,以增加肝脏的功能)。饮食上可以多吃葡萄、猕猴桃、山楂、柠檬、苹果、石榴、葡萄、柚子等酸味水果。这些水果可以起到滋阴润肺、生津止渴的效果。请注意,血糖高者应少食或禁食葡萄。


【温食】


初秋时节,仍然是湿热交蒸,以致脾胃内虚,而立秋之后,气候转凉,人们身体的抵抗力有所下降。俗话说,“秋瓜坏肚”,性味偏寒凉的瓜类水果,特别是西瓜、甜瓜等应尽量少吃,以免伤害身体。为保护脾胃,应多进温食,节制冷食、冷饮,以免引发肠炎、痢疾等疾病。可以用粳米或糯米煮粥,都有健脾胃、补中气的功能。不过,糖尿病患者不宜喝粥。


秋季怎么做最养生?休息、运动两不误


秋天来了,人应当早睡早起,使情志安定平静,收敛此前向外宣散的神气,使肺气保持清肃,使人体能适应秋气并达到相互平衡。与此同时,也要及时调节情绪,这乃是顺应秋气、养护人体收敛机能的法则。要是收敛机能未得到养护,冬天的闭藏之力则不足,入冬之后就会有飧泄之症,即大便泄泻清稀,并出现不消化的食物残渣。


立秋之后,可适当增加运动,增强肺部的能力,最根本的就是全面增强体质,坚持锻炼身体。步行是最简便、安全的运动,体质较弱者可以从慢速散步开始,每日步行500-1500米,开始时可用自己习惯的速度走,然后用稍快的速度,适应后再逐渐增加锻炼的时间和距离。


运动频率建议保持在每天半小时左右,也可隔天锻炼一次,每次一小时以上。另外,适当走楼梯、慢跑、太极拳等运动也对肺功能有益。


呼吸功能锻炼应尽可能在户外进行,要持之以恒,有规律,这样才能增进肺功能。另外,呼吸肌的针对性锻炼可增强呼吸肌肌力和耐力,改善肺功能,加大呼吸幅度,有助于提高肺泡通气量和血氧饱和度。呼吸肌锻炼包括腹式呼吸、缩唇呼吸及全身性呼吸体操等。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tywh1688.com/news/show-7833.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体育文化网CopyrightAll Right Reserved经营许可证编号:翼ICP备2021002403号-1

京ICP备16041510号-5公网安备11011202003713号